从“一幅与100幅”说起
2012-05-05 10:34:00《美术报》
近日,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陈振濂书法工作室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了首次师生作品展,导师陈振濂,和其讲师团队中的名师,及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50多幅作品联袂亮相西子湖畔,初步展现了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整体形象和教学成果。
因展览正值工作室面授期间,陈振濂教授便利用晚上时间在展览馆内专门安排了一次作品点评课。从自己的作品开始评起,再到助教和每位学员的作品逐件点评,内容涉及创作意图、形式构成和基础技法等许多方面,特别是他提出的创作上的“一幅与100幅”的话题让我感慨颇深。
展出的50多幅作品从技法、形式和表现内容分类,大致是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技法品味、形式构成和书写内容都是一般化的;二是技法品味一般,内容抄写古人诗词,但是形式构成新颖的;三是技法品位高,形式构成一般,内容抄写古人诗词;四是技法品位高,形式构成美,内容抄写古人诗词;五是技法品位高,形式构成美,内容之作有主题表述的。以上5种情况在层次上和创作难度上显然是有很大差距的。基于此,陈老师认为大部分学员还处在第三种创作理念层次上,而这种理念下的所谓创作就是写一幅与写100幅没有多大差别,是一种懒惰式的自我重复。
陈振濂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首倡“学院派”书法理论,技术品味、形式基点和主题意识是创作的3个评价基准。这对书家创作的要求不再像往常一样仅以抄录古诗词为能事,在掌握了古典书法的用笔、结体等基本技巧语汇外,还必须刻意在艺术创作的主题构思、表现形式以及为达到某种效果而动用什么技术、技巧等方面下功夫。其中,技术品味、形式基点的理念在当代全国书法大展中已逐步得到验证,以此而言主题意识的时代还会远么?我们期待并追寻着,也许那样的创作一幅能抵100幅!。
(责任编辑:蔡卓)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