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台湾、杭州青年艺术家雕塑展
2012-06-20 00:33:13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展厅外景
杭州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之十五:“倾听——台湾、杭州青年艺术家雕塑展”开幕式于2012年6月16日晚7点在杭州南山路182号西湖当代美术馆成功举办,参加本次展出的四位青年艺术家是来自台湾的陆佳宜、陈静怡和来自杭州的熊益华、黄婧。
本次展览作为西湖当代美术馆自2009年5月启动的杭州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系列展之一,已是成功举办的第十五回,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旨在发现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并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为杭州文化艺术发展尽一份力量。
开幕式上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造形研究所所长屠国威教授、大业大学瘳秀玲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龙翔、单增教授分别讲话,表示对本次展览的支持。
陈静怡作品 坚硬的大理石经艺术家创作有了轻盈柔软的质感
“倾听”的主题取自艺术家陈静怡的作品,雪花石作品的纹理和形状犹如面颊与枕头的触痕,于是仿佛贴在枕头上倾听自己的梦语心声,也或许正是听见回环在大理石之内部的雕凿之音。雪白的雪花石枕头看似洁白柔软,但碰触之下坚硬无比,用如此坚硬的材质来承载枕头与脸颊温暖闲散的印痕,便有了互悖之美。同时以展览的形式倾听两地艺术家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作品形成的对话。
陆佳宜作品
陆佳宜的作品则是从对人的群体关系的思索出发,想要发掘人与人“互动”的关系。她的《寻找》就是一些有缺憾的小方块通过寻找另一方,从而互补为完美的一种“互动”游戏。《物以类聚》和《谁是第一号》则以差不多相同的形式说明了人类群体关系的两个方向:人总是以类聚,如失去类的特质,回到个体,就会成为散沙;另一方面,当人群组合成金字塔的结构时,又势必引起谁应该是最上面一个的问题。
熊益华作品
熊益华的作品试图表达一种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疏离,一个透明的模具能否打破现实,触及幻像,把我们的记忆碎片和文化想象永久安放?
黄婧作品
黄婧的作品《吹不走的云》,废物利用,把丢弃的矿泉水变身为高贵的艺术品,身份转换之间,是事物本质的变化?还是观看视觉的转变?
参观者面对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有着属于观者自己的独特感受,若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理解,还请到展览现场看作品,展览时间将持续到7月5日。
(责任编辑:蔡卓)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