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幅艺术品已被市民带回家
2012-09-13 08:55:52《都市快报》
突如其来的一场滂沱大雨,并没有浇灭市民走出家门亲近艺术的兴致。昨天下午,“1+艺”首届杭州艺术节的两大展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快意空间的展厅里还是人来人往,跟前几天一样,闭馆时间又往后顺延了半小时。
展览进行到第5天,已经有近百幅作品(含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艺术品)被市民买走带回家。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山水画是最受杭州人欢迎的艺术门类之一,其中盛天晔和韩璐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被一抢而空。
由于场地空间有限,参展的艺术作品较多,所以每位艺术家通常只拿一两幅自己的得意之作出来参展。但开展以来,像韩璐、盛天晔、陈岚、鲁大东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杭州受到热捧,许多资深艺术爱好者甚至每天赶来展厅,期待能看到更多的新作品。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主办方现在又调集了一批人气很高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意味着,从明天起,有更多的新作品将与杭州市民见面。
初中毕业的王先生不懂流派画风
但他的艺术审美照样很棒
1970年生于浙江鄞县的年轻艺术家盛天晔,现在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老师。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在九城联展上受到如此热捧,他觉得这事儿挺有成就感的。“九城联展把一个待在相对狭隘圈子里的艺术家,用亲民的方式推广到全国平台。这不仅在艺术品的交流上突破了地域界限,也让我们的书画作品有机会走入百姓的平常生活中。老百姓对艺术的理解加深了,自然就会更加热爱和尊重艺术,也会尊重艺术家,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艺术并不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就像本次艺术节的两大展览——九城联展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精品展,大部分作品的内容都丰富易懂,这也是为什么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观的原因。在这里,每个人都能遇见自己喜欢的作品。
正如昨天临近闭馆还在展厅里流连的王先生,在萧山从事装潢业的他只有初中文凭,唯一算得上跟艺术沾点边的,就是平时喜欢拿支圆珠笔在纸上画装修平面图。
但这并不妨碍王先生对艺术的审美判断,他看中了杭州艺术家王一飞的作品《梵音系列——丽人百合》。“我中午就来了,逛了大半天,很多画看着都喜欢,尤其喜欢这幅。我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流派画风这些东西,但就觉得这幅画特别好,能让我的心情变得平静。”王先生打算明天再带老婆来看展览,到时候两个人可以商量商量。
5万块买个名牌包结果满大街仿货
艺术品就很少遇到这样的问题
从上海特地赶来的陈先生,昨天带着妻子一起,他们对卢勇的作品《墨梅》情有独钟。看得出来,陈先生夫妇的生活品质比较高,拿的包包都是国外名牌。不过陈先生认为,现在买包包还不如买艺术品,他指着妻子背的那个包包说:“她这个包就要5万块,买来以后又不喜欢,说看到很多人背着差不多样子的山寨仿货,觉得很没面子。艺术品就很少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幅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之前的九城联展上海站,陈先生也去了,但觉得不如杭州站的内容这么丰富,因为杭州还有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精品展,“上海那次就没有《墨梅》这样的作品。”
同样喜欢《墨梅》的还有陪父母一起来看画展的周女士,她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过几年国画,“那时候真的很讨厌国画,觉得它占据了我跟同伴玩耍的时间。”没想到长大后,特别出国留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对国画充满了感情。这次她就准备买一幅水墨画回家,“中国画的意境氛围最适合摆在家里,一看他(卢勇)就是行家,笔墨浓淡间可以把梅花的精神气质都表现出来,字与画结合得也和谐。”
(责任编辑:王璐)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