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提·卡尔:“混种”的多重性探讨
2014-01-11 07:33:22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外滩美术馆馆长Larys Frogier
1月10日下午3点,巴尔提·卡尔个展《轻罪》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作为艺术家卡尔的亚洲首个重要个展,本次展览悉数展出了卡尔15年来的作品,其创作涉及现成品、极简主义、抽象主义、以及神话与叙事的不同艺术史传统。
策展人Sandhini Poddar(桑蒂尼·宝达)
艺术家Bharti Kher(巴尔提·卡尔)
本次展览由桑蒂尼·宝达策展。20件作品被分布在6层楼的展厅内,艺术家卡尔所关注的视觉语言与观念,在本次展览全面呈现。艺术家针对以下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包括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其衍生出的变种与伦理关系。另外,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联系、性别政治、全球化与世界主义等。此次展览还包括两组特定场地的定制装置,一件如同“皮肤”一样在概念及物理意义上覆盖了美术馆宏伟的北立面,另一件贯通了美术馆两层展厅的空间。这些建筑性的介入如镜面映射出卡尔对“额痣”这一媒介的运用;“额痣”如他者的载体,是为装饰并活化关注的灵物,使人沉浸而又朦晦于对它的凝视。
艺术家为观众导览作品
对卡尔来说,关于身份的核心问题(如身体、性别、语言和动机)与作为一种存在的、审美的、生物性的和道德的喻义表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卡尔重要的摄影系列“混种”中的诸多作品(均创作于2004年),如《猎人与先知》、《巧克力松饼》、《天使》、《家庭肖像》与《鸡毛掸子》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处于一种单调的家庭生活和猛烈的幻觉效应之间的阈限状态,如后期制作的图像——半人半兽——既诱魅又端庄,既跋扈又忍耐,既像是与她们所被赋予的角色达成了某种共识,又津津乐道于她们的表里不一和多重个性。身体的诗学揭示了卡尔对于熵量、变异与转换的兴趣,一如见证了人类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卡尔基于动物的作品系列,包括《轻罪》(2006年)、《皮肤讲的不是自己的语言》(2006年)与《没有可分配的原因》(2007年)可能共同构成了德国艺术史学家本雅明·H·D·卜克罗 (Benjamin H.D. Buchloh) 所说的“一种离奇壮观的出类拔萃的体现”[1]。卡尔不断探索荒唐、意外、把戏,身体力行地实践其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的核心意义,并通过艺术与世界构建联系。
艺术家卡尔关注人类与动物的关联,以及两者衍生物种的课题探讨
卡尔有言,“如果我能重新选择我的艺术事业,我想我会成为一名极简主义画家。我热爱的所有艺术都来自简约的传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是个极多主义者!”[2]尽管卡尔对媒材、感性、方法与主题的运用丰富多样,但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卡尔还是学生时所创作的早期绘画作品已然开始频繁使用重复的图案与符号。卡尔自1990年代初在新德里定居、工作,她在这座大都会的中心所经历的一切,使其创作展示出一种对数量的痴迷,对尺度的微妙理解,及对如戏人生与当代生活的溺爱。此外,其创作实践还有反复出现并消失的周期性特征,包括如猿猴的形象,以及对语言本身的双关语、层联和声调的高度和谐、灵敏的把握,正如卡尔为作品所取的名称那样,耐人寻味。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责任编辑:彭菲)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