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291期】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
2014-03-02 00:44:14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展览现场
【导言】作为工艺美术系列大展的第四个展览,“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暨学术论坛——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 2014年3月1日在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幕。展览展出的作品来自去年12月面向全国征集的344件中,挑选279件作品进行展出。此次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集中呈现出中国玻璃艺术十几年发展以来的最高学术水平,以此向社会展示中国玻璃艺术的特色和魅力。
【本期导览人】参展艺术家、玻璃展组委会委员 李静
李静:自清华大学美术2001年首次设立玻璃专业以来,此次展览可以说是中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玻璃艺术展览。这次展览是由玻璃展组委会的评委本着“创新性、学术性、实验性”的原则,从三百余件玻璃艺术作品中挑选出279件作品,展示出中国玻璃艺术已经从过去的技术单一、想法单一走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风格展示了艺术家开始在创作中注重既向国外学习,又继承自身的文化传统的趋势。
参展艺术家、玻璃展组委会委员 李静
关东海《笼子·头》
关东海《十年剑》
这两件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关东海老师的作品《笼子·头》、《十年剑》。关东海是玻璃艺术的领军人物,他采用铸造技术,从传统文化、制度上寻找创作的灵感。这件作品叫《十年剑》,是关东海在工作室成立十周年创作的,在造型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兵器“剑”,表现了工作室的发展就像宝剑磨砺一样。作品《笼子·头》象征性地传达了“肉体可以被征服,但精神和思想的自由是任何牢笼也关不住的”这样一个理念。艺术家以他创造的特有技术,魔术般地把玻璃人头放进了封闭的玻璃笼子里。
作品《天籁之韵》采用的技术叫“灯宫”,这种工艺具体是指在工作台面有一个喷灯连着氧气和天然气,喷出2000多度的火焰,并用玻璃管或者玻璃棒进行塑造。这种技术可以塑造出非常生动细致的物体。此次作品的作者孙即杰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灯宫是一个传统的技术,在中国山东很多地区有很多老艺人都使用这种技术创作作品并出口国外,它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个喷枪便可以塑造出各种具有丰富色彩的形状,但是这种传统的工艺目前也面临着创作新,需要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吴媛媛《带花的复古女孩》
《带花的复古女孩》是彩色玻璃画,我们也称为“马赛克技术”。在西方的教堂里可以看到大型的玻璃彩画就是采用的这个技术。但是这件作品又将玻璃进行平面创作,与绘画结合。具体制作的过程是把彩色玻璃板裁成小块,拼在一起,可以当作绘画作品,也可以当作玻璃作品来欣赏。
李静《皇冠-君权神授》
我的这件作品主要是采用玻璃热塑和吹制技术。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玻璃工艺以铸造为主,吹制工艺是近年刚刚在院校中开始设立吹制工作室。这件作品我思考的是权利如何在神授和世俗生活之间进行转化,底下是用吹制技术作为主体。
吹制工艺最发达的是在意大利威尼斯穆拉诺岛等地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工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掀起了玻璃工作室运动,这一运动改变了大家对玻璃的认识,开始意识到玻璃可以作为创作的媒介,而不是装饰造型和功能性的容器等。现代玻璃之父哈维·利特尔顿成立了工作室,开始进行玻璃吹制,这时玻璃吹制在美国被大家广泛认知,同时美国又邀请意大利大师进行创作。中国的玻璃吹制艺术是从近代开始,上海、山西、山东等地区都有,,在九十年代,大多采用喷雕工艺。但大多是以小作坊的形式,而没有进入院校教育系统。现在在我们的教学中,除了教授吹制技术外,还要求通过运用吹制技术融合创作者所想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再是局限于日常装饰玻璃。
解玄《轨迹-梦想蜃楼》
解玄的《轨迹-梦想蜃楼》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每一层摆放了很多豆子,每只豆荚代表着一个人类最真实的本我,在相近的皮囊下千差万别的灵魂,有些生来是魔鬼、有些是平庸的路人丁、有些则是超脱的圣人。叠加的豆荚,有的高高在上掌握着决策的话语权、有的痛苦挣扎探头呼吸、有的认命般的被压在最黑暗的地方。得意、沮丧、无畏、不甘、奋斗、绝望…各种情绪重叠交织被禁锢在一个通透的时空里。
每一层用成品玻璃做隔断,展示了玻璃艺术可以借用现成品进行创作,从而拓宽了玻璃艺术的定义,玻璃艺术开始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不管是铸造或者吹制,都是玻璃艺术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有更开阔的眼界,在想法上进行深入思考,也可以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结合,与其他材料进行契合。史上优秀的玻璃艺术家都称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只是拿玻璃进行创作。
闫峰《逝去》
此外还有拿玻璃进行装置、影像创作的作品,闫峰《逝去》这件作品表现的是记录玻璃艺术的创作,在作品的旁边展示了创作的工具,同时还把工作时的声音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件记录的作品。在我看来,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时也记录了自己的成长。
总结:玻璃这种材质具有丰富性,为创作提供了各种可能,可以以各种形式呈现,它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甚至是粗糙的,但总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效果,作为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思想上进行创新。
(责任编辑:郭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