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展览现场 2014年9月26日,“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在上海玉衡艺术中心开幕。沈勤、朱建忠皆是富有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欲望,始终能够坚守自我鲜明而又差异化的视觉叙事品格的艺术家。此次展出40余幅作品,呈现两位艺术家独…
“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展览现场
2014年9月26日,“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在上海玉衡艺术中心开幕。沈勤、朱建忠皆是富有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欲望,始终能够坚守自我鲜明而又差异化的视觉叙事品格的艺术家。此次展出40余幅作品,呈现两位艺术家独特的水墨创作面貌以及他们具有当代意味的文化情怀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此次展览特别邀请冀少峰先生担任策展人。
“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展览现场
关于主题“山外山”,策展人冀少峰认为“面对沈勤和朱建忠的视觉图像世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澄明之境和空谷梵音的交响。他们把无限情思寄寓在有限的视觉表达间,进而营构出‘象外有象,山外有山’的澄怀意境。”
作为“85新潮”时期水墨革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沈勤的早期作品明显带有超现实主义风格。从那时起,沈勤的山水就与传统文化画的构图、笔触几乎毫不相关。但与85新潮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他更为关注精神和艺术的亲缘之处,即文化情怀。其视觉表达所传达出的一种清静和无为,一种浪漫怀旧与忧伤,及一种“梦碎秦汉”和“梦回江南”的丝丝乡愁和文化怀想。而这种视觉表达的深层结构无疑又和从去传统到再传统,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这么一个学界在热议的文化命题有着某种暗合。
沈勤作品
沈勤在自己的实践中一直努力还原绘画自身在感官上的单纯性。追求单纯的水墨,造就了他的独特风格——单色空间和风景,也是沈勤在水墨探索上的创举。而线条和形体的分离,追求线条的极致美是沈勤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本次玉衡艺术中心将呈现沈勤近期创作的田、园、路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延续之前的创作风格,完整的诠释了沈勤在审美上的追求。
作为当代水墨领域独树一帜的人物之一,朱建忠长期以杉、松树为创作主题。他选择松树,对其形态是有所选择的。画面中的松,清瘦,干净。选择杉树,则青睐其中正之气。对光线和空气的兴趣和研究,也是朱建忠画面的一大特色。他将之施之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意旨之上,因而视觉样式上与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法相去甚远。在云山之间,朱建忠给予孤树一种坚实的存在感:不是纪念碑式的厚重体量,而是一种能羽化而登仙的轻盈与曼妙之姿,这更多是一种对传统文士身影的理想写照。
朱建忠作品
在朱建忠亦真亦幻的表达中,朦胧迷离的幻境,看似无一物的图景,实则充满着宇宙的灵气,而空白、空寂、空绘又构成了朱建忠视觉叙事的关键词。朱建忠以一种若隐若显、忽明忽暗、或空或白的混搭,营构出了一种时空交错的对话,在空绘的迷离幻境中勾起我们对文化的怀想和历史的记忆,进而找寻到内心的自我,感受到空的无边力量。
“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研讨会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展览同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艺术家画册,邀请10位学术批评家深入探讨当代水墨的现状和艺术发展动力,充分体现本次展览强烈的文化和学术探索意识。展览期间还将邀请著名美术评论家、哲学博士夏可君先生与艺术家进行深度访谈,挖掘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和艺术价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84599275-801bjb@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8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5]1282-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