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邮箱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雅昌上海-世博 > 展览 > 正在展出 > 正文

“刷屏·劳作”2017 AMNUA国际摄影展

城市江苏 - 南京
地点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时间2017-11-10~2017-12-20
“刷屏·劳作”2017 AMNUA国际摄影展,共0点击查看组图

摄影作为一个动词,无缝衔接起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摄影在新的千年以来,已经不仅仅是布勒松“经典瞬间”的图像叙事,也不仅仅是对于社会景观的“客观凝视”。摄影在信息化 与网络化的现实中存在,成为一种新的义肢般的条件反射,也是当代人类一种新的异化行为。如果 说本雅明呼唤的图像的“灵光”在纸媒时代就已岌岌可危的话,那么在屏幕时代则随着像素的不断提高进一步烟消云散。

在千万兆的高速以太网连接起来的网络空间中,由通讯终端发起的快速拍照、后期处理、公开发布、迅速刷屏,这所有过程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意味着一种新的条件反射,手机/相机作为人的延伸,每一次拍照与刷屏都意味着一次新器官的自发性痉挛、一次官能综合症的爆发。在以视觉为先导的娱乐经济中,劳作与消费的边界也在瞬间崩塌并合而为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学院美术馆之一,2017 年度即将推出的《刷屏/劳作: AMNUA 国际摄影展》针对当下全球社会生活中图片与影像的生产现状,旨在打造出最具新媒介时 代特征的摄影大展。展览由策展人郑闻、海杰、陈正策划,以“恐惧流沙”、“阴谋的云”、“无效生 产”、“自溺镜中”、“捏造与排演”、“开源代码”等多个展览版块邀请中国以及国际范围内近百位艺术家参展,勾勒出当代世界最鲜活生猛的图像生活与影像历险。

时至今日,我们既是移动互联网中具有强烈参与意识和渴望被关注的居民,又是终日刷屏,进行无效生产的屏幕劳工。这种技术神学与数字弥赛亚主义驱动的新媒介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命运—— 被奴役的命运。而且正是屏幕,让这一切控制程序的运行在视觉上变得隐匿。在这些数字网格中, 我们既要变成踊跃的秃鹫,进行分尸,又要作为一切事件的背景,变成浮尸,被分解和分发。“朋友圈”就是数字催眠版的古拉格,控制与榨取、消耗,“朋友圈”也是图像的碎肉机。只是这些机制都通过技术的消费变成隐秘的指令。

显而易见的,屏幕成为我们的义肢,是今天身体的准确处境。在早前的商品时代, “禁止我 们触摸商品的玻璃柜台上的反光是拜物教”(田崎英明),而在今天,在屏幕带领身体浮游的情境中, 那层“反光”以更为隐蔽的形式提前接近甚至贴面而来,这就是屏幕之光,人变成了游魂,浮游于 图像的流明之中,身体被数字征用。

“刷屏”作为一种基于屏幕的技术形态操控下的生存方式,成为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看似美好,却无比残酷的现实,人们脱离线下,转战线上,离地三尺,刷屏并进入屏幕,变成新的替代景观。在今天,消费主义全面洗劫,并且成功安抚了我们的不适感。我们随人流前行,不知疲倦。刷屏已 然成为新的现实基础,刷屏是轻松的娱乐和劳作,正是这种轻松与娱乐,屏蔽了劳作评价本身的艰 辛和奴役,成为存在的幻象与消耗。

而摄影,或者延伸为图像,在此刻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既是我们消费的对象,是我们消费的通 道,同时也是我们用来进行自我反思和媒介批判的有效工具。也就是说,它是双料间谍。在今天,图像的身份和命运,就是我们自身的命运的写真。没人会强行把自拍杆塞到对方手里,而是我们自己,主动地索要,然后把自己一次次地撕碎,扔向那些数字分发机制,期待听见回响。 现在,有必要呈现这些图像了。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点击查看
昵称 验证码

野生于江苏沛县,祖上是北平的贵族,民国初年,顺京杭... [详细]

袁志山,194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详细]

井士剑,1960年生于辽宁黑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详细]

“与艺术共生”是阆风艺术一贯追求的理念,也是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原则[详细]

奥赛画廊具有八年油画收藏经验,加之专家和收藏家等的帮助,兼容并蓄,坚持专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