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邮箱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雅昌上海-世博 > 展览 > 正在展出 > 正文

“石有隽言”修远山房藏石展

城市上海 -
地点上海市铜仁路90弄4号1楼
时间2017-11-11~2017-12-19
开幕2017-11-11 15:00
“石有隽言”修远山房藏石展,共10点击查看组图

石有隽言——作为文人收藏的古典赏石

顾默修

南宋诗人陆游《闲居自述》中说:“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对此拙朴顽憨之物发出“可人”之叹的远不止陆游,我们从中国历代文献中都能看到嗜石行为——它们可被视为一种恋物,亦正是收藏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因。从古到今,每位赏石爱石之人各有缘起情深的过程,其中尤为值得关注与探讨的是,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几乎可以说是这一收藏领域的垄断群体。他们的收藏实践不仅包括收藏行为本身,还将自己对于石的审美发现与感受付诸文字,伴随着人们津津乐道的藏石故事,形塑并累积为中国赏石文化脉络中最迷人的部分。一个当代藏石者不但是在现实空间中建立了“私人领域”,也是在时间序列里建立起“私人领域”,建立起与那些嗜石前人惺惺相惜的精神世界。赏石实践是由每一组非常具体的人石对应的审美过程构成,对赏石之美的感受与认识并非“自然”产生的,它有赖于欣赏者的知识积累和审美力的不断提升,而对赏石文化史的了解乃至熟稔,实际上是赋予了欣赏者某种“认识装置”,赋予他们发现的视角。

赏石文化是将自然之物人化的结果,其萌芽于先秦两汉,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文化的发展而发端,石头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让文人们驻足与吟咏。唐宋以来的文人们则钟情于赏石之丑怪奇崛,一些后来重要的石种如太湖石在此时被发现并大量开采,即由观照山水之美转而进入把握欣赏石头本身。明清则尤取石之去俗养性,砥砺德行,视之为疗救虚伪颓靡之风的良药,在赏石过程中寄予深沉的认同感,以石为伴为友为师,形成优雅闲隐的生活美学。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山石第五》:“王子猷劝人种竹,予复劝人立石,有此君不可无此丈。同一不急之务,而好为是谆谆者,以人之一生,他病可有,俗不可有;得此二物,便可当医,与施药饵济人,同一婆心之自发也。”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中开列长单谈论各物之造境,中有“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之句,《素园石谱》作者林有麟更有言“石尤近于禅”。

不同时代的不同石头呈现不同的风貌品格,石头意象之中浸染和折射着古代文人的情感诉求、理想表达、以及生活美学,人与石之间建立起物我一体,心景互照的关系。石不能言,却自有文人隽言为之传世。
不过,赏石文化的魅力并非仅在于文人士大夫为之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留下嗜爱与痴癖的传说,更在于这些文人士大夫在各自的具体历史处境中借助赏石实践来平衡自身内部、调适个人与社会、乡野与庙堂的关系,他们或外放或内省,但也不乏过度迷恋赏石引发的焦虑以至失衡,此中复杂纠结的历史值得探究,归根到底,赏石从不单是个人审美而已,它凝结着一个社会普遍的态度与取向,处于一个时代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的共同作用之下。美国学者杨晓山曾在其著作中讨论分析相关史实与诗文,探讨唐代文人由于奇石收藏成癖而产生的道德焦虑,他对文人摇摆心态的描述对我们了解赏石的多面性及复杂性颇多启发。特别是在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那里,其收藏行为中大规模的采石、运输、造园必然引起一些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同好者固然知其所好乃至羡其所为,但落笔到那些关于石头的诗歌之中,道德的不安仍隐隐可见。因而,强调以道德感约束此类收藏活动,以“适意”处理人与石之间的关系又成为大部分精英文人的共识。除上述外,奇石所拥有的孔穴、勾连、孤崛等自然样貌也极易引发文人们道德感怀,将这些物理属性在隐喻层面转化为个人道德理想的投射:既以石之癖好表明自身,有怀才不遇之境地,不忘独立不羁之人格;同时也以石之癖好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寻求文化与政治上的同道。

回到当下,当我们在谈古典赏石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洋洋洒洒的古典赏石文化史中有俯拾即是的精彩,我们固然心向往之,又确乎已不能至。然而,嗜石者们无需夜夜梦回唐朝,对当代断裂感到锥心裂肺之痛,我们处于一个日益变动中的现代多元社会,在原有社会背景体系的消失的情况下,不单是古典赏石,其它诸多传统也面临着成为边缘、小众的问题。值得注意的另一个事实是,现代人口基数成倍增加,文化普及率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如果将传统中实践古典赏石的文人阶层对应为现代社会中“受过中高等教育、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则这个群体在当今可说是范围人数远超古代,其中蕴含的赏石可能性也随之大大提高。再者纵使以边缘小众的方式留存,也并非坏事,自有其“不绝如缕”的意义,从宏观上说,这些传统是古典中国的今日信使,它们作出“召唤”,沟通古今,昭示来处以让我们安身立命于当下,在当代的碎片和废墟上仰望完整的星空。而赏石的妙处又更在于它们不纯然是精神性的,而是物质的具体的,它或在人们温热的手掌间或与人相对,在浩浩荡荡的时间洪流中,只要投以“凝视”的瞬间,只要愿意追索深入,它就向我们敞开背后整个的古典世界。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点击查看
昵称 验证码

野生于江苏沛县,祖上是北平的贵族,民国初年,顺京杭... [详细]

袁志山,194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详细]

井士剑,1960年生于辽宁黑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详细]

“与艺术共生”是阆风艺术一贯追求的理念,也是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原则[详细]

奥赛画廊具有八年油画收藏经验,加之专家和收藏家等的帮助,兼容并蓄,坚持专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