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邮箱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雅昌上海-世博 > 展览 > 正在展出 > 正文

“游戈”群展

城市浙江 - 杭州
地点滨江宝龙艺术中心
时间2018-05-04~2018-08-04
“游戈”群展,共75点击查看组图

1、蒋衢阳 平凡世界有很多人,很多物品,很多地方,产生了时间,空间,事件,很多很多我们经历与未曾经历。一些美丽的景致有时转瞬即逝,而一些不起眼的却闪闪发光,我记录着这些闪闪发光的瞬间,或绚丽,或静谧,或澎湃,或平淡无奇,这是我眼中的真实世界。它未必真实存在或者真实发生,但它能被真实感受。

2、潘敏 我的绘画大多是围绕身边的景和人而展开的,我喜欢油彩在白画布上抹过的质感,透明又有某种神秘的特质。从开始创作时的依赖模特,依赖照片的绘画的绘画创作到现在可能只是白画布上的一个色块也会引起我强烈的绘画欲望,那种汗毛直立的感觉一个正真的画者肯定很能体会我的描述,如果可以希望那个状态永远不要停下来就好……

3、梁曼勇 《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是通过压抑、补偿、升华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画面中的主体被尖尖的披肩保护着同时刺痛着,在保持着一种平衡。《休息一下》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短暂的休息或许可以让自我变得冷静一些好好思考。《打擂台》比赛中的挑战,可以提高人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这打擂台就好像现实中正在拼搏的人们,刺激的挑战,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或许有时一种不屑的努力,正负总是共存着。最终还是得自己把控,我有时喜欢拳击式这种热血,但有时很渴望能找到平和的状态。

4、孙晓乐的创作一直在围绕着“人造天堂”这一概念来进行。“人造天堂”最初来源于波德莱尔描写印度大麻的同名文集。“人造天堂”被波德莱尔用来描绘大麻和鸦片对人的作用,人们在吸食瘾品后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忘我的天堂,但这个天堂不是上帝赋予的,是人为的自我麻痹产生的。孙晓乐将其概念延伸出来,用于比喻人类通过发达的技术为自己创造的当代生活环境。在近期一直持续的以草本植物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孙晓乐试图把中国传统绘画里的“气”和西方传统绘画里的“光”相结合,使得强烈的不自然的人造光在画面里产生了一种“光气”朦胧的效果,描绘出了一个光洁,明亮,无力,迷醉的世界,是对当下人们生活质感的隐喻。

5、马琦 我的绘画是对几何形状、色彩和图案的探索。这次展出的三幅作品,分别探索了直线、曲线和圆点,在光影参与其中的交互作用中创设出的显性或隐性的空间。在这里,直线、曲线和圆点在各自的画面中既是内容,又是结构本身,既是载体又是承载之物。他们既是画面的手段,亦是这些有始以来的最初的符号所呈现的意义。这些作品是关于形式的尝试,但也是关于现实的思考。

以这些绘画为出发点,我的兴趣集中在探索个人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之间的关系。在画面中,我利用反复重复某一元素来强调和丰富视觉力量。重复等同于画面的构建,连同线条、色彩片段和不同的表面肌理,不仅给绘画增添了丰富性,而且也唤起了一种作用于我自己的类似精神实践的仪式性元素。在此,绘画过程被视为一种心理疗愈的过程,而最终的呈现则是一种逐渐舒缓的情感的物质表现。

不过,在现实世界中,意义的明晰永远是遥不可及的,这使得绘画本身更加复杂多变。我的作品不是在叙述一个故事,我只是从难以形容的生活片段中提取了抽象的时刻。因此,在作品中,也是在我的叙述中,我喜欢创造一种暗示性的氛围,而不仅仅对我的工作做出解释性的介绍。这一氛围,用传统的话语来说,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在重复描绘同一元素的过程中,在意义逐渐叠加的同时,却也因为重复而导致意义被不断解构,从而抵制了清晰的诱惑。

6、黄赛峰 黄赛峰的作品当代且富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画面中总是带有挥之不去的忧伤感怀。如梦似幻,寂寞伤感,婉约细腻,极具抒情意味。这也许是他心灵深处诗人气质的写照。观看他的作品,我们感觉不到当代艺术以张扬、诡异夺人眼球的急躁,反而可以体会到他追求唯美与抒情的绘画主张,触及到他安静的个性和年轻人特有的迷茫、彷徨。“老房子系列”神秘,朦胧,似乎在叙述一场梦中的游历。“游乐园系列”描绘了童年不曾去过却十分向往游乐场,营造了一种绚丽唯美而又遥不可及的意境。另一些描绘残破的楼房、教室一隅、沙滩、小河、走廊、公园、街景等作品,除了一如既往的静谧、伤感、寂寥之外,还点缀了一些气球、动物等犹如童话中出现的物件,加强了作品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也许是学过导演的关系,赛峰的作品有一种老电影特有的场景感,时间和空间都是凝固的,仿佛这些画作是他脑海中影像的某个定格或分镜头。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可能从来都不是真实的,或许是臆想,亦或许是梦境,但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作者心灵诉求的写照--时而迷茫彷徨,时而唯美绚烂,时而神秘寂寞,时而忧伤安静。

7、兰昭形 观看兰昭形的画,很难不想到阿历克斯·卡茨(Alex Katz),无论从画面,还是构图,都有相近的地方,可如果你仔细阅读下去,会发现卡茨没有的苦和涩,淡淡的,真真的,在画面之上,在画面的背后,无论是人物,还是土狗,植物,当目光和这些生命交集在一起,你就能感受到生命里的困惑,疑难,甚至有时候有些阴暗,可却没有一点妥协。每张画,不仅有一个人的追求,还有一个人的过往,兰昭形的画更是如此,从顾城翻开的衬衫,到土狗抒情的凝视,到大海里想要扬帆的礁石,再到燃烧的花卉,一股莫名的野火,透过并不激动的色彩,悄悄地靠近观看的你,在思想的深处,默默点燃内心里最柔软,最干涸的初心,慢慢从内到外,生成出一股想要拥抱,却没有对象的念头,好似古希腊神话的维纳斯,不让坚持的信念,被苦难磨去,接着在看不见前面的路上,跟着光前行。

8、亓文章 亓文章的作品很容易唤起人们对某个经典绘画形象的回忆,他喜欢将绘画史上的经典形象作为灵感来源,截取某个局部,或者撷取一些图式并将其置于风景之中。这源于艺术家对经典大师的喜爱和大量的阅读,以致于艺术家对经典的题材、形象稔熟于心,并坚信“画从画中来”,通过对经典反复的观看和思考,艺术家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在亓文章的绘画创作路径中,一直囊括独特的视觉叙事与绘画理念。荒诞与魔幻、乡村与质朴、现实与现实主义、绘画的现代性进程以及与艺术史的互动贯穿其中。绘画的核心并非题材、风格或者观念,在于颜料和形体之间尚未抵达之处,他以探索绘画的内在性为航向,游弋于激烈的现实之中。他善于将个体经验、经典题材和形象融入作品中,历史和现实形成恰如其分的碰撞,成为创作的契机。

9、宋兮 作品内容来源于百度对自由的定义,这里的自由不是哲学对自由的定义,而是来源于一种对理想的设想和美好描述,以键盘的方式呈现出来,有一种新时代纪念碑的形式感,由此来展现我们所在的时代。艺术家用键盘上的26个白色键帽字母拼出整篇文字,全篇由6300个字母和标点组成。当下,智能化的势头无法阻挡,人类生活与电子媒介如影随形,生命在信息化转述中变成了一个组成部分,人性独立与思考慢慢被设计好的“程序”所“控制”。在整个程式化中,“人”需要某种生命的形式,它就是一块碑文。

10、席丹妮 所谓“微现实主义”就是通过描绘个人化、日常化和微观化的对象来表达艺术家自由意志和独立思想的艺术风格。没有社会学寓意的表达,也没有道德说教的企图,更没有宏大叙事的意愿,席丹妮将目光聚焦于自己的居室,将厨房、卧室和盥洗室中的局部景物--诸如茶几上的茶具、灶台上的瓶瓶罐罐、墙角边的绿色植物、梳妆台上的化妆品--搬上了画面,甚至鸡毛掸子、下水道和一盒乱草莓都成了她画中的主人公。法国现代作家马塞尔·普罗斯特(Marcel Proust)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仅仅通过描述一块饼干的味道便可以追忆似水流年的生活之真谛,同样,面对席丹妮的这些日常生活景物,我们也能体会到平凡生活所具有的令人陶醉的况味。

从2014年开始,席丹妮将视野扩展到室外景物,郊区集贸市场成为她选取艺术素材的宝库。她描绘带有蔬菜水果的货车、废弃的快递包装箱和覆盖有塑料网的渣土堆,这些对象介乎静物与风景之间,她将其称为“社会静物”(Social Still-life)。不过,席丹妮并不打算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任何社会学的隐喻,她努力追求的是去文化性和去故事性。她不在画面上写字,也不描绘任何带有暗示性的符号,她要呈现的只是这些常人视而不见的寻常景物本身。即使如此,这些物品和景象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生活的片断和缩影。

在艺术媒介上,席丹妮并没有选择普通的油画材料,而是主要采用油画棒来绘制作品。在画面的处理上,她往往舍弃画面背景的呈现,并尽量避免成角透视,而采用平面化的平视和俯视角度。出现在她作品中的物象与实际物体基本上是等大的,她几乎没有放大过对象的尺寸。简洁、单纯和朴素是席丹妮追求的艺术品格,经由她的精心处理,那些最不起眼的寻常物品具有了耐人寻味的魅力。

11、杜文婷

13、贺勋 关于画后面:

画后面这三个字首先它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可以是一件作品的反面,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指绘制描述一个作品的背部,当然,还有第三层意思,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加起来,在一幅画中描述了一个已经完成的画,而那张画是背面的,本来是画的不应该出现的背面又出现了一幅景象,后来悬置在画架上,这是被推向的第四层。这里有绘画、绘画者、绘画空间、绘画意识的各种关系。我未必理清楚了却喜欢这样思维的火花。这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弹性,恰好与观者的对话又是一次考察。我们与图像、空间、绘画本身、观看的距离奇妙曲折,却又是最直接的。神奇并不神奇。绘画应该是语言、视觉和思维的一次次的协作。

关于插玻璃碴的画:

一张绘画之中的绘画,在画架上,是一张正在进行中的画,这类似玛格丽特的画面思维;因为只要在绘画,我们就一定在绘画作品、作者、绘画内容、画框、观看、空间这些关系的迷思和悖论中。谁也不能逃脱,谁都愿意暂时的迷失。在一张绘画作品的画面内容中插上玻璃,实际上是在绘画作品的物质属性上的一次试探,画框是物质,颜料是物质,画出的形象是颜料物理的堆砌,创作时的工具如画笔、画架、颜料都是物质;而有趣的是,这一切都是一场人为主导的游戏。

关于大石头、人参和花朵:

这样的绘画类似于素材,是图像的收集和方法的实践;其中包含了情感与叙事,也包含了仪式和描述,它们是一个个片段,像诗歌中的词句或音节。它们来自农耕生活中的所见和提取,大石头巍巍欲动,小芊草弯弯支撑,实际上是人类奇异的比喻与象征,这样的仪式类同艺术作品中的修辞;花朵开放蛇兽束缚,自然和生命的规则,更是最绝妙的语言;而绘画有时在思辨之外,也应有模拟和描述美妙语言的责任。

14、肖答牛 《诗友说这关乎进化》进化对于诗而言是件难以成立的事情,然而画面的确呈现出了进化的症状--一只狗正对着画外的观者弹钢琴。这种不可能的可能或许正是隐晦的凸显了问题之所在。

我的诗人朋友在看到这张画得时候,不知道他是站在谁的视角去言说的。他是在试图打开我心中的语言匣子吗?还是因为狗和钢琴之间矛盾的关系而得到了启发,亦或是来自他自身的知识经验……

一切不得而知。

《一瓢饮》

记得这张画之前还取过别的名字,具体是什么因隔了多年已经忘了,就像画面前面的勺子,一开始它是完好的,后来怎么着就把底部给画没了。

有些时候,你会不经意落下一些东西,然而正是如此,生活恰恰开阔生动起来。

《面壁》

小的时候见过很多因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或因调皮捣蛋而受到惩罚的少年,当然我也是其中“不落下风”的一员。它甚至给我内心带来过小小的阴影。然而,它又让我想到了另一件儿戏:在明耀的阳光下,手持一面放大镜将光聚焦为一点。

多年以后,你想起它们时,它们居然神奇地合二为一了。

15、杨蕊 宏大孤寂的景观是我经常选取的题材,它像我们站在巅峰遥遥回望天人关系,时刻提醒着我孤立在世界中,我也是小世界。通常人们看到画面中几个人、物体散落在旷野之中,首先会去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和环境又是怎样一种互动。但事实上其中没有具体情节,只有隐性的叙事感。它们可以无限放大、无限缩小,多维度交织碰撞,跳脱出时间空间的秩序,颠覆一切我们对既定物体形态的认识 。他们每个人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介入到自然中各行其是,变成局促不安又神秘的存在,也可以集体融入整个画面中使所描绘的场景看似具体,却又充满了非现实的梦幻感,形成短暂迷幻自我的人造景观。这其中有冲突有关联和对归属于大于自我的事物的渴望。画中的人物并没有明确的指代性,他们成为了承载自身精神性的媒介,超越了个性而拥有共性,物化的人成为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的少年。虽然画面中有人有物有景、但仿佛时间可以静止、凝固的瞬间如入无人之境、即是对理想世界的建立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抵抗。

在广袤的景观中我希望画面传达的力量是向内且有力的。这其中包含了对绘画边界、图式结构的探索尝试,也释放了自身了对现实的观察与期待。

16、王勃 相较于早期的象征与叙事,我更希望像现在这样,单纯的让人物与场景,或者场景与场景在浅层空间中纠缠,搏斗,在有限的空间内互相压缩,撕咬,无限趋近于一体。关于场景的选择,社交媒体能提供大量的“他人视角”的场景,有很多种方式或可能。自己对时间和移动的记录,在一定联系的基础上会出现大量的不连续片段。他们互相缠斗的结果,不仅仅是在空间上形成扭曲与错位,也在时间上产生了拉伸与停滞,恍恍惚惚的一切都好像飘浮起来,空中的尘埃般抓握不住。抬头迎向日光,炫目的刺痛与眩晕,眼底久久不能散去光斑,反而更加真实。

17、郑文昕 在这一系列创作中,我主动而决绝地让渡了一些自己对画面的控制权。将微信朋友圈、脸书等网络传播媒介中好友发布的照片誊写在画布上。涵盖图像的题材是常见的,即对自拍、宠物、食物、旅游风景及新闻事件的分享,好友一次发布几张照片,我就按照顺序画几张;用的颜色也是图像原本的颜色,只抽去过渡的中间色和体积感,保持一贯的明亮感和平面感;形象没有因为构图或笔触的需要而增减。绘画题目按照照片发布的地点和时间的倒序排列。命名受绘画流程所启发--凡是先被描绘的总会被淹没在后来的场景之中。

在线浏览这样的动作早已渗透在我们每个肌体习惯中,“惯性”成为了我的绘画材料,我不再把创作的主动权由自己掌控,而是交给了眼前的碎片信息和肢体神经末梢的交互感知上。每天,我就像一部肉身机器似的重复着数码阅读所带来的新陈代谢,默默接受着外部介质在体内的不断滋生,并把它外化在物理媒介上。这样的绘画实践更像是自我意识不断被唤醒的行为过程,可谓是对另一种人间图景的写生。

18、应歆珣

19、王荣 童年的世界是好奇的也是幻想的。山上的神仙水里的鱼怪,传说住在广寒宫里的嫦娥,无不吸引着那颗单纯,而又好奇的心。长大成人,童心泯灭,但是我们怎能忘记那份让我们久违而又熟悉的天真。我们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待到人去楼空,掌声褪去,洗尽铅华,回首往事,一切不过如此,我还是我。本真就是本真。所有一切唯有自己的那颗童心更值得珍重。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的影子,就像一条还未干枯的小河,一直在那里流淌。我只不过是用我的方式在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

20、肖江 肖江的作品往往显示出一些疏离的质感,艺术家使用独特的色调来传达他所关注的话题。肖江善于表现时间感和空间的不确定,而他仿佛是一个旁观者,用绘画的语言来描绘一个他所感知的世界。

21、李舜 在夜晚,我駕車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中拍攝,用相机长时间曝光去纪录身边稍纵即逝的光景。相机--一个纯物理光学的机器,在特定的设置后记录下来的图像则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所谓的‘真实’又是什么?

随后在數萬張對這座城市長時間移動曝光的照片中,提取近千個抽象的圖像,將其重新組合排列,制版,宣紙印刷。

22、孟阳阳 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的地方’。它是理想的代名词,是对现实的逃离,表达一种愿望及想象。现代社会赋予‘乌托邦’浪漫且鄙夷的色彩,认为更多是个人逃避苦困和责任的借口。因为这是种完美主义的假想,有危险的嫌疑,它的失败终是定局,所以总会表现出遗憾和无奈之情。

乌托邦可以是孤独的私密的,也可以是集体拥抱的空间。它具体什么样,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制和无限解读。它具有非现实色彩,提供包容与温暖,没有排斥和障碍。

这次参展作品表达的就是个人和集体大众对乌托邦的想象。这里有现代人焦虑的现状,是现实和理想断裂带来的不可名状的伤感。也有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未来想象的精神寄托。在理想实现过程中充满对逃离的渴望,也在乌托邦中获得治愈与勇气,所以很难说清乌托邦所扮演的角色。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温暖的绘画提出问题:如何回到真实?如何重新感知生活,回到日常生活感知的感动之中?通过绘画引起观众对此话题的兴趣唤起共鸣,这就是目的而非答案。

此次展出的四件作品,背景都处于模糊暧昧的气氛之中,提示乌托邦浪漫和非现实的外表。<流浪>以游离和漂移的动态节奏强调了出离心。<少年郎>红色主调是爱的基调,少年的怡然自得不是记忆中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吗?<世界和其它地方>和<房间如世界一般大>是对乌托邦的集体想象与寻找。追求理想的公共空间制定共同的契约,这就像‘乌托邦’这个提案诞生之初的运动。此中人物静默精神充满形而上的力量。

23、俞国贤 本系列作品不作预设的表达,通过材料的自由生长,制造出一种无限延伸的不确定的色彩组合。抽离一切现实的嘈杂,全然释放观看者的感受与想象。将观者置于作品的主体地位。

这些作品呈现模糊自然地有或无规则,在它们产生的过程中遵循水颜色颗粒与引力的规则,而最终所产生的画面是一种不受控的无序,带来的感受性千变万化,没有具象的形态,不表达含义,没有可辨识的形象,又具有想象力,或者说使得观看者的想象力参与进入了画面本身。一切都在混沌之中,如天地初开,世间无物,然而充满一切可能性,这种虚无与凝视的双眼见的互动成为完成画面完整的一部分,从而使作品去除了具体功能而带来的纯粹抽象视觉刺激与想象带来可能的快感。

24、张宁 “鸟”系列作品,是我的创作作品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系列作品。鸟也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的题材。都是借助“鸟”来表达自然的生机和灵性。人和鸟都属于有情众生,有些情感是相似的,鸟类在某些方面甚至是超胜人类的。

很久之前看八大山人的花鸟作品,很受触动。当时就在想,如果八大山人会做雕塑,他应该会做成什么样子,无形之中的这一念,推动了我去创作鸟类的雕塑作品,至今已有十几年了。

“葫芦上的人”系列雕塑,是我作品当中比较特殊的作品。人物小,而葫芦大,在现实之中,难有此等比例,完全是出自于自己的想象。一个人物是展开双臂,做飞翔状。另一个是,手和下巴放在膝盖上,做沉思状。人生难免盘桓与思惟。

25、张心一

26、马浩然 媒介的换代改变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方式,但“外界”几乎是不变的。重要的是认识一个真实的外界(对象),而不是在有限的经验中去编造秩序,缩小定义。对我而言,观念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经历与感知,这个有限的外界须是可靠的、可信的,这成为我创作观念的来源之一:既然外界几乎是没有条理的,绘画方法的“大综合”也可以成立。我放弃了经典概念中的各种规范,使风格、材料、技法等不同层面、维度的内容被压缩在一个平面,但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一种新的视觉构成上平衡。

在我看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外界的认知,也展示了在表达这种认知时的态度与方法,对于艺术家而言,后者尤其重要。选择创作对象很依赖直觉,看眼缘,其次考虑其结构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能成为一个自洽的系统。许多作品都有一张或者多张的参考图像,有些对象也不乏观念上的放大,在观念层面,我一直努力使作品避免单一和过于肯定,最好搭建好可以多个解读的通道。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点击查看
昵称 验证码

野生于江苏沛县,祖上是北平的贵族,民国初年,顺京杭... [详细]

袁志山,194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详细]

井士剑,1960年生于辽宁黑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详细]

“与艺术共生”是阆风艺术一贯追求的理念,也是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原则[详细]

奥赛画廊具有八年油画收藏经验,加之专家和收藏家等的帮助,兼容并蓄,坚持专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