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邮箱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雅昌上海-世博 > 展览 > 正在展出 > 正文

“寻根儿”祖孙三代展

城市江苏 - 苏州
地点苏州市平江路肖家巷30号
时间2018-06-09~2018-07-09
开幕2018-06-09 15:00
“寻根儿”祖孙三代展,共21点击查看组图

祖孙三代的血脉关系是这样的:奶奶是亲奶奶陈思朵,儿子是亲儿子乔万华,孙女是亲孙女乔可昕。乔万华是不是乔可昕的亲爸爸,却是乔可昕的亲叔叔。

从植物所属到文字解释,“根”——都是具有多层寓意的载体,本次展览也不例外。“寻根儿”——祖孙三代展的“根”的涵义指向,望文生义有三点:一是源远流长源自奶奶陈思朵的剪纸手艺民艺色彩家族艺术传承,祖孙三代共同的艺术爱好的起始;二是欣欣向荣继往开来的孙女乔可昕这样的幼苗意味深长生生不息;三是乔万华汲取专业美术教育的滋养。

祖孙三代有着一样的狂魔乱舞似的颜色,多种颜色相互撞色毫不追求和谐相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像极了民俗艺术所喜爱的大红大紫酣畅淋漓。而这都是源于陈思朵的剪纸手艺。

年近半百的陈思朵没有接触过太多的美术知识,但是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让她对民艺色彩因为朝夕相处而了如指掌五颜六色花花绿绿,让她对剪纸纹理因为耳濡目染而胸有成竹手到擒来拿手好戏。所以陈思朵在她作品中详细的交代了地点、人物、行为,一目了然,而其所表现的,依然是她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多彩。

祖孙三人中,只有乔万华是一个专业出身的职业艺术家。1980年生于江苏东海,2014年加入苏州香山公社的乔万华是一个八零后艺术执着者,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有些失落;面对多原化艺术,他觉得有些混乱同时又欣慰。因为思想少了束缚,面对现代艺术,他可以大胆的联想尽情的创作。

乔万华曾经入选约翰摩尔绘画大奖(John Moores Painting Prize)。英国约翰摩尔绘画大奖是一个在绘画艺术上非常有威望,不同于特纳奖对于当代艺术多元媒介的广泛关注。约翰摩尔奖是只颁给绘画艺术家的,展现的是仅仅是绘画这一媒介的一千种可能性。

乔万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没有因为科班出身的专业背景而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反倒是对艺术的空中楼阁不屑一顾,支持和推崇‘全民艺术家’。

乔万华对艺术的耳濡目染得之于母亲陈思朵拥有民俗剪纸手艺自然而然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的养成和熏陶,而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美术训练和当代艺术的知识使得乔万华能够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将传统民艺凤凰涅槃摇身一变而成为当代表现主义艺术作品。从而,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留有中国民艺的根,还能能在国际艺苑赢得一定的荣耀。

西方绘画大师,法国19世纪中期学院派画家之一保尔·德拉罗什早在1839年就已经宣布:从今天起绘画已死!而乔万华却想要人们面对他的涂鸦,他的绘画,以及他的一千种可能,通过展览,看到他的坚持。

乔万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绘画从来就没有死。绘画不但没有死,而且还在改良,还在当代延续,并且在一代一代的延续。正如人类一样,只要有生命的继续就会有绘画的传承。

同时,他也想告诉人们:绘画,注重的不再是艺术的炫技,而是一个个人的表达。绘画是个人专属的幻想世界,而不是一面反映外界客观真实世界的镜子。

涂鸦,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指在墙壁上的人为和有意图的标记。乔万华的画也大致如此,没有学院的约束,更没有技法的条条框框,他是在用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的平和的心态去画画的,自己感觉自由轻松点去画就好,非要强加什么主题思想估计也不会去做。他的画大都在表现他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所以严格意义上任何一幅绘画作品都不是可以用来阐述的。一千个读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自然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自然的事情。

画画是视觉的对话,终究还是用画说话。画自己的故事,只要有共鸣者就够了。

孙女乔可昕,还是天真烂漫的一个少儿。按理说,这样的年龄,通常的作品表现本应该更接近潜意识,没有约定俗成,也没形成逻辑思维。乔可昕的与众不同就是恰恰相反,她的作品偏偏有了太多的和她年龄不相称的条理和章法。

乔可昕作品的慢条斯理和有章可循与奶奶陈思朵剪纸的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在叙述方式上有某些类似,但又少了她剪纸式的绘画技巧。

乔可昕作品和叔叔乔万华在艺术领悟层面的概念理解和思维反叛模式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但是在绘画呈现的时候,却又没有乔万华表现主义的夸张笔触。

仔细观察乔可昕的作品其实可以摸清他们家族艺术创造的脉络,哪些是先天的?隐隐约约有着规律可循的遗传因子;哪些是后天的?是通过学习观察思考感受体验形成的认识。

乔可昕展现的是家族的本源,乔万华展现的是技巧和意识,而陈思朵展现的一种对生活的超脱。

乔万华的坚持,其难能可贵在于他把这种延续希望最先寄托在了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侄女,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存在于自我的表达,无关乎艺术媒介,是人的‘根’。

乔万华从过去(母亲)到现在(自己)再到未来(侄女)中去寻找根的本源。尽管在表达技巧水平上大不相同,但祖孙三人都逃不出这一个‘根’字。看似杂乱无章、眼花缭乱,却又有秩序有叙事、放中有收,这是这家人三代人的共性。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祖孙三代的联展,而其究竟,毋宁说这“寻根儿”——祖孙三代展本身即是一个行为艺术。就像闹市一隅的野花,悄悄地开始、悄悄地结束,安安静静地开、安安静静地谢,无论别人关注与否,花期里,它就一直在那里阅览世界。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点击查看
昵称 验证码

野生于江苏沛县,祖上是北平的贵族,民国初年,顺京杭... [详细]

袁志山,194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详细]

井士剑,1960年生于辽宁黑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详细]

“与艺术共生”是阆风艺术一贯追求的理念,也是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原则[详细]

奥赛画廊具有八年油画收藏经验,加之专家和收藏家等的帮助,兼容并蓄,坚持专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