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明在西湖边“意象造境”
2013-11-14 09:09:02《都市快报》
背依吴山、面临西子湖的恒庐美术馆,昨天格外热闹。在这个不算宽敞的空间里,挤了上百号人,有的是从旁边的中国美术学院赶来,有的则是坐了几个小时车从金华过来的学生。美院油画系主任杨参军指着一幅名为《西天系列之十》的作品连连感叹:“简直就是妙不可言,这是我做梦都在想的线条……”
他们都是来为昨天开幕的“意象造境——侯吉明意象表现主义油画工作室作品展”捧场的。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侯吉明,昨天第一次把自己和学生的上百幅意象表现主义油画作品,带到了西子湖畔展出,展览将持续到18日(下周一)。
什么是意象表现主义?
西方的油画材质和中国绘画精神的结合
恒庐美术馆门口,昨天矗立着一座用废旧自行车组装的大型装置作品。远看能够分辨出它似乎拥有自行车的轮廓,可是走近一看,它又只是一些裸露的轮胎、钢筋……
展厅里展出的其余油画作品也是一样,给人一种“似像非像”的感觉。正在读研究生的王月红的《荆棘鸟》,粗粗一看,画面上方有一只展翅的鸟儿,下方还有白塔,但是近观时轮廓却模糊了,画面竟然是用涂上了油画颜料的树枝和破布组成的。
“意象表现主义”这个名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侯吉明解释说,这种表现手法,是用西方的油画创作手法表现中国绘画的精神气韵,用西方媒材对传统中国画进行重新诠释。
什么是中国绘画的精神气韵呢?“中国的‘意象’通常是一句话,是一种人文感悟,需要用一辈子来参透的。比如‘大象无形’‘天人合一’都是意韵符号,就像一种秘密的符码一样。”侯吉明说,他在画面中加入的意象元素,是含有老庄哲学意味的。比如老子和庄子泛舟湖上,仰天吟诗,意境悠远;或者在青海的巴颜喀拉山,雄鹰飞翔,三江的源头静静流淌,仿佛在静静地凝视着观者。
“相比写实,这种风格倾向于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但它又不像抽象画那样是纯粹的自我表现,所以会有‘似像非像’的感觉。”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黄河解释道。
侯吉明是谁?
他想把诗意的胸怀带到西子湖畔
“意象表现主义”的风格,中国有很多人都在探索,但是专门组建一个工作室来研究的,只有侯吉明一个。
年轻时,侯吉明曾经跟随意大利当代著名画家桑德罗·特劳蒂学习写意画,有深厚的西方表现主义功底,十几年前来杭州时,他遇到艺术家许江、杨参军和顾黎明,他们给了他启发:“现在的许多画家只跟着西方艺术走,但我们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寻找灵感。”于是,他的工作室就这样成立了。
侯吉明从小在青海长大,在他眼里,西湖和陪伴他长大的巴颜喀拉山,具有某种共通之处。“它们都是两种‘静界’,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完成一种心灵的感悟。这次把画展放到西湖边,也是我作为巴颜喀拉山之子向西湖倾诉的诗意胸怀。”侯吉明说。
在学生眼里,侯吉明和其他老师“特别不一样”。“他会和我们一起呆在工作室,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呆到深夜,对我们也毫无保留。”
展览还有什么亮点?
唱大戏、自行车、年轻女性
这些都是年轻艺术家们画笔下的意象
为了准备这次恒庐美术馆的展出,侯吉明工作室的学生们从去年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创作了300余幅作品,而由于场地有限,这次只展出了其中的100余幅。
除了侯吉明带来的《西天》系列、《巴颜喀拉》等包含老庄哲思的作品之外,青年艺术家们也呈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多元风貌。王月红突破了媒材的限制,用沙子、手套、破布、树枝创作油画;林天挖掘记忆深处,以小时候外公带她去看大戏的情景为题材;张吉霞则专注于都市女性,画作中透露出一种时代感。
研三学生胡燕清希望透过《自行车》系列画作来反映自己记忆中的某个年代。“我父亲母亲谈恋爱的时候,母亲就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特别浪漫;而我小的时候,则坐在外公的自行车前杠上,现在想起来是很美好的回忆。如今,自行车的意义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了,我希望把这个意象拿出来,让现代人重新思考。”
(责任编辑:王璐)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