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秋拍】许娟:中国书法的市场补涨潮
2013-12-21 19:21:15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导语:】荣宝斋(上海)秋拍将于12月23-24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槌,延续着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书法持续升温,荣宝斋上海借此时机推出此次《书林撷英——中国书法五百年》专场,专场将集中亮相40余件经江南一代收藏大家钱镜塘收藏的书法对联。从明代查继佐到清代王澍、成亲王、洪亮吉、张照、纪晓岚、汪由敦、曹秀先、王文治等诸多明清书法大家的精品力作均为首次在市场露面,另一批经诸位名家收藏的书法精品,包括包世臣、郑板桥、翁方纲、梁同书、戴熙等清代书法大家,以及近现代大书家吴昌硕、黄宾虹、吴湖帆、张大千、陈巨来等大师的上乘之作,此次专场从明清到当代,可谓是一部中国书法500年发展史的缩影。雅昌艺术网专访荣宝斋上海书画部总经理许娟,分享不同观点。
雅昌艺术网:本次荣宝斋上海秋拍有别于春拍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许娟:我们主要是侧重在中国书画这一块,因为它毕竟占据中国艺术品拍卖约85%以上的份额。这一次我们没有上拍过亿或者过千万的拍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公司注重的是实际成效。这次秋拍的的书法专场是值得关注的一个亮点,也确确实实被非常多的人关注。
雅昌艺术网:整个《书林撷英——中国书法五百年》的专场,它大概有多少件拍品?
许娟:有285件。
雅昌艺术网:对于书法的艺术价值的认定,您怎么看?
许娟:中国的书画是同源的,书法的成熟其实是要早于绘画,市场上大家有时候会说好字不如烂画,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无奈的现象。书法的格调和难度也更高,也更能打动观者。
雅昌艺术网:清代书法的发展大致是怎样的?书法受到市场的关注,为什么?
许娟:清代书法的发展主要分为这么几个阶段,清代初期书法继承明代的余绪,但是由于清代禁锢的文化政策,加之康熙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至乾隆又推崇赵孟頫的书法,一般书法家奉赵、董为典范。清代中期帖学仍很风行。当时帖学书法家有张照、曹秀先、纪昀、汪由敦。四大家“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以及成(亲王)、铁(保)等等。清代中叶碑学风气渐开,扬碑抑帖之说经阮元、包世臣发端,何绍基、康有为继后,于是碑学始成巨流。晚清时期,篆书和金文勃兴,汉、魏、南北朝的碑刻出土日益增多,对书法的影响仍起着极大作用。清代末年,以杨守敬、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何绍基、赵之谦等书法最著名。
书法之所以受到关注我觉得它主要有这么两点特点:一方面书法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而其内容所具备的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是绘画所不能代替的。另一方面能写书法的人非常多,那么对于创作书法作品的作者来说,要想脱颖而出,反而更困难了。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书法市场的发展空间,那么从今天春天开始到现在,应该说是书法作品的一个快速补涨的阶段。
雅昌艺术网:这次秋拍的书法专场为什么备受关注?
许娟:此番推出的《书林撷英——中国书法五百年》专场将集中亮相40余件经江南一代收藏大家钱镜塘收藏的书法对联,很多作品上都贴有钱镜塘的鉴藏印及收藏编号。在钱镜塘半个世纪的书画鉴藏生涯,金石书画过眼5万余件。钱镜塘与沪上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陈巨来、刘海粟等交情甚厚。他与工商巨子刘靖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被誉为“收藏之富甲于上海”,可谓“鉴之有方,藏之有道”。又与沪上另一位大画家、大收藏家吴湖帆并誉为“鉴定双璧”。
除了有钱镜塘,此次还有吴云、徐闻武等大收藏家的收藏。不仅汇聚清代的文人政客、收藏巨鳄、思想家、军事家等各界名流,且书法面貌丰富,真、草、篆、隶、行诸体皆备,极具时代特色,俨然呈现了有清一代书法的发展演变,可谓精品荟萃。例如清代的文人,像纪晓岚、郑板桥的作品市场上也很难得;政治和军事家林则徐、左宗棠的作品都非常引人注目。就这个板块来说,它是对整个清代书法史的一个凝练。到了近代,张大千、吴湖帆、丰子恺这些画家书法,以及胡适、谢无量、胡兰成等这些文人书法,还有林散之、启功、沈鹏等书家也都有非常好的作品。所以说这个专场就是一个中国从清初,直至近现代、当代书法发展脉络的一个梳理。
雅昌艺术网:目前整个书法市场行情如何?
许娟:今年秋拍嘉德古代书画专场中,乾隆书法《临蔡襄稼村诗帖》虽仅1.3平方尺,拍出了943万元的高价;,西泠秋季拍卖《翁同龢行书八言联》拍出105.8万,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这其实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现在大家已经发现了书法正处于一个价格洼地,甚至是极洼地的区域,它会有一个补涨的过程。
雅昌艺术网:您对书法这个专场预期的市场表现如何?
许娟:就目前市场来看,我觉得应该会有非常好的表现,因为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大众收藏家,他们都会了解这批作品的好,他们知道它的难得性,和可遇不可求性。
雅昌艺术网:整个书法板块,它未来的一个发展前景如何?
许娟:我觉得书法一直是被严重低估了,目前我认为它的上涨,应该说是一个补涨的过程。举一个例子,清四王的作品的市场价格那可能早就几百上千万、几千万了。但是清代四大书家,他们的历史地位,或者说在书法领域里面的地位,那应该不比清四王影响力小,但是他们没有出现很高价格的作品。可能大几百万的都很少。其实大家就会发现,书与画的价格差异性还很大。
(责任编辑:谢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