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13秋拍陈洪绶《花鸟草虫册》(12开)4577万成交
2013-12-23 13:11:25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2013年12月22日朵云轩2013秋拍现场,古代书画专场陈洪绶《花鸟草虫册》(12开)以4577万成交。
陈洪绶 花鸟草虫册 设色绢本册页(12开) 22×16
款识:洪绶 印鉴:洪绶
鉴藏印:茶香书味、贞吉斋、何凌汉印、大司空章、颐贞吉、读书修褔、瑞春书屋、海滨病史、盙齐藏石
谢稚柳题识:此卷老莲早期之作,似此风貌传世者不少见。吾友赖少其同志处亦藏一册,与此当为同时之笔。辛未春暮,谢稚柳观因题。钤印:壮暮翁、稚柳
《花鸟草虫册》共十二开,绢本设色,分绘幽篁水仙、丛竹戴胜、桃花蝴蝶、蔷薇蝴蝶、白芙蓉、萱花蜗牛、红叶、红果草虫、秋菊蝴蝶、竹石小鸟、奇石、梅花十二景物,末页款署“洪绶”,每开俱有“洪绶”朱文长方印。前有谢稚柳题识。值得一提的是,谢老早年倾心于老莲画风,临习、师法不遗余力,其对陈洪绶书画真伪鉴定在上世纪可谓无出其右,此册一经其鉴定题识,大为增色。此册造型奇拙,色彩古艳,线条迟涩中见劲挺,厚重而不失圆润。从画风及款字推断应是陈洪绶四十岁左右的精品。
《水仙疏篁》一开写水仙一株,后有疏篁一丛。一株水仙烂然绽放四花,花苞被刻意的夸大,犹为饱满,水仙原本肥厚的叶片也显得扁平而卷曲,设色明艳,花瓣用粉涂染,渐变中显出颜料自然的厚薄变化,再用花青色勾勒晕染,顿觉花瓣娇嫩欲滴;疏篁枝叶干燥而略见虫眼,最后用极锐利细劲之笔写出叶子的尖端,保留了绢的底色,轮廓外用淡花青晕染,突出了竹叶的劲挺英姿。二者一荣一枯,相映成趣。
《丛竹戴胜》中,修竹间栖息着扭头梳理羽毛的戴胜鸟,对比元代画家赵孟俯的名作《幽篁戴胜》的写实画风,便会发现老莲的戴胜造型是多么富有独创性。戴胜的冠羽变成了蓬松的细毛,小红嘴取代了修长尖细的喙,眼圈以黄、绿、红、黑、蓝五色环绕,在古今花鸟作品中绝不多见,创意大胆却并丝毫不觉得突兀,新奇而言之成理。
《桃花蝴蝶》、《蔷薇蝴蝶》、《秋菊蝴蝶》三开均以蝴蝶为主体,分别描绘了凤蝶、环蝶、蛱蝶三种蝴蝶。凤蝶呈几何形,翅膀线条挺直,翅尖如同裙摆一般修长;环蝶翅膀柔软带有弧度,故而与凤蝶不同,可以看到左边的翅膀的两面,翅膀边缘布满了环形斑点,用粉点出的密集小点表现了这一品种特有的绒毛;蛱蝶凌空取蜜,翅膀的上端每隔一段有一个黑点;蝴蝶那卷起的舌头极富表现力,凡此种种细节特征一点一滴逃不过大师的眼睛。桃花与水仙一样用了夸大的手法表现花苞的饱满,花蕊长短不一,均匀分布,顶端用墨点点出;蔷薇花瓣光滑细腻,用粉与淡淡的胭脂色过渡,显出半透明的质感;秋菊于秋风中飘落的枯叶相配,突出了万物萧条时经霜寒不败的高节品质。
《萱花蜗牛》中,萱花运用极具个人化的樽形造型,长条状的叶片以及布满花朵的脉络,蜗牛缓缓张开触角的悠闲一瞥,这一微观世界中的景象与高士策杖行吟似乎并无二致,古意盎然。
《红果草虫》一开,老干虬曲粗壮、布满结疤,红果与蓝色果蒂色彩对应,既点醒了画面,又丰富了层次。蝈蝈身躯肥胖,形似绿叶,触须用笔沉著有力,一气写出,毫无浮弱之感,其特有的弧度与独特的造型相互匹配。
《竹石小鸟》一开,小鸟栖息于枝头,比例不及一片竹叶,不禁想到了王维雪中芭蕉的意象,老莲的奇思妙想不知来自何处,现实中的不合理在图画中成了真实可信之物,传达了如梦如幻的趣味。
《白芙蓉》、《红叶》、《奇石》、《梅花》、四开皆是描绘单独物象的铭心绝品。白芙蓉花瓣多用富有顿挫的长线条勾出,正面用白粉、背面用淡墨有条不紊地写出花瓣上的经脉。红叶因干枯而边缘翻转,以顿挫有力的s形线条表现了叶瓣的卷曲,用虚和的线条表现背后的轮廓,其上零星分布着虫眼,巧妙透露出背后的荆棘与嫩叶。奇石正面干瘦皱折,内里自有乾坤,以浓墨表现石头内部的阴影,依稀留出通透的孔洞,一瘦一透互为表里。梅干与红果树干同样虬曲,梅瓣饱满圆润,老莲深谙宋代华光和尚、杨无咎画瓣的圈法,此法难在一笔写出,毫无懈怠,老莲的圈瓣不仅圆劲,其线条更因向背厚薄而变换着粗细与力度。
陈洪绶的作品多收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在市场上流通的花鸟草虫题材的册页本不多见,而经过各方鉴定认可的作品更是极具稀缺性。古代书画名作一旦为藏家收入囊匣,只能等十数年或更长的周期才有可能再度现身,这件作品正印证这一点。在古代书画越来越成为市场焦点的今天,这件广为认可、推重的陈洪绶《花鸟草虫册》适时而出,必将引起古代书画收藏家的强烈兴趣,甚至刷新陈洪绶作品成交价最高记录亦未可知。
(责任编辑:王璐)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