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科技达人的趣味互动 201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亮相中华艺术宫
2015-08-12 17:41:29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5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现场
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文联、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对外文协联合主办的201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于2015年8月12日在中华艺术宫启幕。
本次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以“融合·创新”(INTEGRATION &CREATION)为主题,旨在呈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激发大众对科学与艺术的强烈兴趣,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2015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现场
李政道与吴冠中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发起人,自2004年起,上海首次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办展,迄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对于新十年的开启,与以往的呈现方式上有所不同,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创意副总监黄若谷表示:“作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新十年,本次展览有一个新的定位,以往展览呈现的是每年科技成果作品,突出并阐述每个科技成果的特点,并没有完整体系来对展览进行统一呈现。而本届展览是通过主题阐述“艺术”的理念,让科学与艺术进行观念的碰撞,并融合在一起”。
2015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现场
展览依照“人”与“科学”、“艺术”的紧密联系分为五个展区,分别为:“大师与大家”展区、“大观与观止”展区、“大象与无形”展区、“幻象与祛魅”展区、“创造与栖居”展区。
本次活动除了主题演绎的特色展区外,最大的变化是新增了“互动”作品。每个展区几乎都呈现了部分互动作品,观众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科技中。对于本次变化,黄若谷说:“以往观众会觉得科学是一座‘象牙塔’,会用瞻仰的心态来观看。本次展览也借助于艺术的‘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人沉浸其间,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种直观的互动也让人易于亲近相对抽象的科学,所以整个展览中始终是以艺术为手段,把焦点放在科学上”。
主题宣传片中以美的角度去呈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
“大师与大家”主题展区现场
《透视· 达芬奇》 Dietmar Frenken, 德国多媒体特效艺术家
作品通过悬浮幻像、多重画面、回路迷宫、镂空浮雕等多类表现手段,把达芬奇各方面的成就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也首次对达芬奇这位科艺巨匠大脑进行了全面探索,呈现了他迷宫般的思想世界。
进门处是本次的主题展区“大师与大家”,本展区以多重影像与声光的科技,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40位科艺巨子们进行“对话”,现场以宏大的空间感与历史感,引领观众走入科学与艺术的庄严殿堂,唤起深思和重新审视个体与我们所处时代在文明长河中的坐标。“展区以主题演绎的方式呈现,代表了主办方的一种想法。本次因为空间有限,选择的一些‘大师巨子’都是耳闻能详或司空见惯的,例如爱因斯坦、吴冠中、梵高等。这些‘巨子’都是每个时代的先驱者,他们塑造了现在的世界,主题演绎展区也是对他们的致敬,所以这个展区是本次展览的一大重点”,黄若谷说道。
“大观与观止”展区现场
《星空深处》上海天文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由上海天文台提供的来自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关于星空深处的传说,用影响的方式呈现哈勃空间望远镜中的星球世界。
《美丽化学》 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观视角下捕捉化学反应与化学结构中的图像
在“大观与观止”展厅中,呈现的作品都是依仗现有的科学科技,从视觉的角度,以宏观或微观的方式,窥世间万物与宇宙之间的壮丽,呈现从宇宙到微观的景象,引导人去发现科学中的美。
“大象与无形”展区现场
《玻璃迷宫· Chris Wood 系列作品》( 英国)
玻璃博物馆带来英国艺术家Chris Wood7件精美玻璃艺术品,此类作品也是亚洲集体首秀
王小慧《微观世界的风景》
展出艺术家王小慧老师的8幅纳米摄影作品,此系列作品采用中国最大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此仪器可以拍摄到1 纳米的精度,把极致的微观景象予以直观的呈现。
《看不见的舞蹈》胡介鸣
通过不锈钢材质表达的放大肉眼看不见的原子舞蹈景观
《生灵》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
《生灵》,以新的数字化设计的方式来诠释首饰设计,设计师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模拟自然,进而转化成具有有机形态及雕塑感的概念配饰。
“大象与无形”展区更多是对物质的探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便是艺术的神髓。人都不能脱离物质性,艺术创造也不能脱离物质性,但是在科学上,把整个材料、元素、技术进行最大的扩展,让人们现在的艺术创造更自由,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激活点。
“幻象与祛魅”展区现场
《千人千面》柳喆俊,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千人千面》隐喻现代科技在尊重个性与磨灭差异上的二律背反,希望能够引发观众对于科技的进一步反思。观众可以通过小型脸谱进行感应,会逐渐呈现在大的白色脸谱之中。
《光动之旅》Super Nature Design ( 马来西亚)
沿着蜿蜒的曲线安装全长2.2米高的透明亚克力面板以及能跟着人移动走向而变换动力转动的蓝色透明元件,再把预先程式设计的灯光系统则隐藏在底座结构之下,让整个装置传达出这次展览的主题意象,以艺术化的表现阐述了极具魅力的科学原理。
互动作品,观众可以通过屏幕上的提示,用毛笔写上字,并会在后方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纯色建筑结合光影效果,模拟建筑修建搭建等画面,并呈现出修建成功的建筑在城市中的景色
“幻象与祛魅”展区,是一种思考与再创造的展示。之前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但随着科学家一代代的努力,探索并发现了世界。不断的探索,在破除旧幻想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另一种幻想。黄若谷在介绍本展区作品中说:“展区内《千人千面》多媒体作品,是创作者通过影音为自己打造另外一个世界。随着科学发展,虚拟与现实之间会越来越难以区分,这也是必然性。这件作品也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创造与栖居”展区现场
《感知你的城市》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 瑞士)
本互动设计展,为提高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以七座城市的环境数据地图为基础,让创客们尽情挥洒灵感,以可视化数据、交互感应、社交网络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令城市的一呼一吸,光影变迁都具有了别样的趣味与可读性。
“触电”的蓝色跳动小人
互动多媒体作品,通过画面中的电话号码与观众进行互动
互动多媒体作品前后对比:树上停歇的小鸟,通过声控技术,被观众的掌声吓得飞走了
“创造与栖居”展区,旨在表达科学技术在给我们来带方便的同时,也让思想得到更加自由的想象。其中展示的一批由LED灯箱创作的作品,作品中除了运用日常的生活场景,也融入科技感应等技术结合,让观者除了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外,还能亲身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给作品带来的“变化”,激励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1日。
(责任编辑:王璐)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