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邮箱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雅昌上海-世博 > 展览 > 正在展出 > 正文

“一间自己的房间”2019女艺术家邀请展

城市上海 - 上海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468号
时间2019-12-03~2019-12-15
开幕2019-12-06 15:00
“一间自己的房间”2019女艺术家邀请展,共28点击查看组图

“一间自己的房间”源自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文章,她从女性主义诗学的视角探讨了女性进行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一间自己的房间——2019女艺术家邀请展”无论是题材的女性修辞,抑或精神性的拟像,她们的作品更多是一种“女性视角”或“女性话语”进行的自我关照和视觉语言的书写,而非一种性别身份和权利话语的塑造。因此,她们更注重个人经验、对“美”的感受力以及对当下艺术的思考,从内在的精神镜像中进入画面语言的实践,并内化成自己独特的视觉叙事。

此次展览由朱屺瞻艺术馆主办,在海派文化中心举办。展览聚焦当下女艺术家的创作,邀请鲍莺、郭彬彬、姜丹丹、江心静、李戈晔、李婷、孙源、王伊楚、王煜宏、王净、王一囡、万琼、徐畅、赵爱华共14位女性艺术家42件作品参展。展览打开媒介,她们的作品或行之于新水墨表达,或诉诸于现代镜像,或流连于丙烯涂抹。参展的女艺术家身份除了高校教师,也有职业艺术家,她们以其各自的视角表达了“意象花和现实物”、“个体的人和密集人群”、“山水生成和风景表征”的独特阐释。同时,在她们的作品中,既能够看到女性主体建构过程中的自觉和自信,也能看到某种表述的模糊与不确定性,这种开放性的特征具有新时代的敏锐嗅觉,是继续“行进”中的女性话语实践。

展览前言

一间自己的房间

马艳

“一间自己的房间”源自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文章,她从女性主义诗学的视角探讨了女性进行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在艺术史上,女性艺术似乎总和女权、女性主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或者被放在一个拉康式的“他者”视角被讨论和观看。同样,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与社会及时代发展的总体进程基本是同步的。民国时期,随着五四运动的开端,造就了一大批新时代的文化女性,从历史上看上海女艺术家们一直走在前列,1934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是中国第一个女子美术社团,一批才华横溢的女性书画家曾在此聚首。随着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妇女意识的不断觉醒,女性开始寻求一种完全不同于线形语言的“女性话语”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而当代女性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现象的凸显,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她们逐渐从男性话语中分离出来,转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这些成长于新世纪的女艺术家更加自然的“引用”自己的性别,以一种更为开放、多元的姿态展开艺术实践。

而在今天的艺术情境下,无论是在图像表象上试图呈现“美”,在语言表征中进行意义的阐释,还是从所谓女权主义进行的行为艺术或沉浸式表演,都是女性艺术家通过媒材进行表述的视觉呈现。换言之,当代艺术中的“女性艺术”并不一定就是“女性主义艺术”,因此“一间自己的房间——2019女艺术家邀请展”无论是题材的女性修辞,抑或精神性的拟像,她们的作品更多是一种“女性视角”或“女性话语”进行的自我关照和视觉语言的书写,而非一种性别身份和权利话语的塑造。因此,她们更注重个人经验、对“美”的感受力以及对当下艺术的思考,从内在的精神镜像中进入画面语言的实践,并内化成自己独特的视觉叙事。

此次展览聚焦当下女艺术家的创作,邀请鲍莺、郭彬彬、姜丹丹、江心静、李戈晔、李婷、孙源、王伊楚、王煜宏、王净、王一囡、万琼、徐畅、赵爱华共14位女性艺术家参展,展览打开媒介,她们的作品或行之于新水墨表达,或诉诸于现代镜像,或流连于丙烯涂抹。参展的女艺术家身份除了高校教师,也有职业艺术家,她们以其各自的视角表达了“意象花和现实物”、“个体的人和密集人群”、“山水生成和风景表征”的独特阐释。同时,在她们的作品中,既能够看到女性主体建构过程中的自觉和自信,也能看到某种表述的模糊与不确定性,这种开放性的特征具有新时代的敏锐嗅觉,是继续“行进”中的女性话语实践。

意象花和现实物

在中西文化中,“花”都是个极其重要的意象,人类文明中“女性”与“花”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暧昧关系,花是心境的化身,就像以物隐喻,都体现着女性特有的体验、表达、思考和追问。

在鲍莺笔下,无论花还是旗袍都是承载其情感和表述的载体,重要的是她没骨法的笔法对物

的呈现,以海上遗韵旗袍,加以晕染的水墨手法,在保留中国绘画的传统同时,又尽可能从西方绘画语言中得以借鉴,这也是体现中国画当代性的一番果敢探索。

从李婷的创作中能看到其生活的一种状态,画面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她以花为题材的作品,不论是“冰花”还是“叶影”都是她传递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媒介,抽象图案化的雪花,色块线条勾勒的叶影,在花中她注入了自己的情愫和生命体验,进而花成为了她生命摹写的象征之物。

王煜宏多年来一直在静物画上探索,她将一些具有特定年代精神生活的“物”反复描摹和置放在自己的画中,让画面看上去充满了静物的气质和图像的隐喻,但她似乎又不满足于此,近作中她将物有意进行提取,和结构的块面组成了新的视觉,呈现出古典范式和当代结构的完美嫁接。

“地·面”系列像是艺术家万琼的日记,只是她用绘画语言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日常,这些墨色晕染的画面是她走过的路,是生活的采样,她用墨迹的方式书写在宣纸上。地面的记录除了触感,还有时间的修行,静静驻足和采样的瞬间,生命之上,喧嚣和安静在轮番上演着。

个体的人和密集人群

“人”本身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完满概念,启蒙思想所设想的人的主体性,是在那根芦苇的虚无背景上建构的,在异化的都市里,当下人的主体性何在?

在郭彬彬的画中,她将渺小的人物和漂浮在巨大虚空之中的怪山异石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照和视觉冲击。画面中所有的人物看起来渺小到微不足道,它们散落在画面某个角落,只有从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汇总,观者才能模糊地感知或推测出画面所表现的场景或意味,而这些场景是偶然、模糊的。

人与水构成了李戈晔画面的全部,画面中一个漂浮的人,游曳于水和宣纸之间。在她看来,作品是一种诉说,是一种对“存在”体验与感受的表达。漂浮感、游动性与不确定性,是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那水中漂浮着的人似是艺术家对当代人的关照,更是对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人是孙源画面的图像语言,无论是密集的人群亦或单个人的无意识行走构成了其作品的视觉主体,或者说由人构成的景观,以及形成的画面场景,建构着她个人的视觉叙事。通过人群、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和现代人的体验,她的水墨创作精确捕捉到了后工业社会下异化的城市和单向度的人的行为表征。

“鸟人”是赵爱华水墨实践的艺术元素之一,也是她反复摹绘的主题,这成为她作品强烈的视觉符号。那些似鸟似人的形象,有着奇特有趣的造型。有人说,这些“鸟人”是她自己在作品中的投射,亦是其自画像,她以“理想鸟”的主体身份假扮、住持、审视和徜徉在画面世界中,在这个寓言的世界里,赵爱华的鸟人充满了各种象征和对现实世界的抽离。

王一囡钟情于摄影的绘画感,这种用绘画方式进行的摄影创作,完成了她既具个人视觉语言又具当代气息的“绘画式摄影”作品,无论是在早期风景作品,还是后期用摄影和ipad绘画相结合进行的创作中,这种用绘画方式构建的摄影图像都显而易见。在“维纳斯的诞生”、“麦当娜”等作品中她将人作为了其视觉的图像,让摄影定格在人的维度上。

山水生成和风景表征

如果说西方风景画侧重自然景观的描绘,那么山水画则强调寓意,即寄寓意在画面中的意图。而在当下艺术情境里,风景和山水都有着个体自身的表征和生成方式。

“生成”是姜丹丹作品的关键词,长期海外生活的经历和独特的女性心理经验,令她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弥合有着独特的见解。她用跨文化的方式重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中国传统山水的精神与生命哲学关于栖居的理想、自我与世界对话沟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让理想的山水在纯粹的物质与偶发性之间自然而然地重新生成。

江心静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丰富,文字给了她感性的体验,而单车骑行的经历让她对生命有着沉甸甸的深沉。最新的“丝网系列”她从个人的生命史出发,那些铺满画面的蓝色之网建构着她的抽象艺术形态,既像她经过沿途的风景记忆,又像变体的中国意象山水,回归生命的本质,开拓着数字时代的沉思、冥想与感悟空间。

在王伊楚的创作中,风景于她似乎只是一个表象,在其表象下如何将笔墨渗透的随机性与来自内部的图式想象进行建构成了她书写的要义。在她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赤裸的风景捕捉,或者情感的肆意宣泄,而是有着某种混沌色彩的质地涂绘,具体的画面和抽象的语言覆盖下的视觉图像,形成了她独特的视觉深度。

王净的风景作品似乎充满了故事,那些带有张力的景色,冲击性的笔触让人无法静观,而是一同裹挟进了她视觉的情绪场,像是艺术家在荆棘丛莽中的不尽吟唱,视线与大地相触的一瞬间,她情感的阀门滤进了视觉的风景,蜕化成了其心灵的风景。

徐畅的作品展现了一个近乎幽渺的山水世界,她的画面看上去好似从远古壁画剥离下来,带着斑驳陆离的余痕,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视觉语言的呈现上,她的创作似乎一直都在寻找一种深远的古意,在对自然的关照中,其作品还包浆着时间的历史感和厚重气质。

这样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展览里,借由每位艺术家的微观视觉图像,来拼图一个暂时性的女艺术家构建的空间共同体,在这个并置空间里,进行艺术的交流、探讨和美学上的追问。美国女艺术家乔吉亚·奥姬芙曾说:“我对于别人总是把我看成‘女艺术家’而非‘艺术家’这件事一直感到苦恼。”女性身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女性艺术家却一直都在被标签化,作为视觉艺术世界里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希冀女艺术家的出场,不是性别身份的聚焦,而是对其绘画语言本体的关注,这是一种更卓越的艺术姿态。“一间自己的房间——2019女艺术家邀请展”试图从语言视角出发,关注性别的同时超越性别,去关注那些遵从自己内心意愿的艺术创作——艺术本来的样子,或者说当下行进中的女艺术家创作才是此次展览关注的议题。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点击查看
昵称 验证码

野生于江苏沛县,祖上是北平的贵族,民国初年,顺京杭... [详细]

袁志山,194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详细]

井士剑,1960年生于辽宁黑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详细]

“与艺术共生”是阆风艺术一贯追求的理念,也是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原则[详细]

奥赛画廊具有八年油画收藏经验,加之专家和收藏家等的帮助,兼容并蓄,坚持专业[详细]